熱線:
1.節能燈為什么節能?
傳統的白熾燈原理是通過讓鎢絲發熱,鎢絲過熱后發光,這樣大量的能量浪費在了燈的發熱過程當中,所以白熾燈泡用時間長后燙手。節能燈是用激發熒光物質發光的原理工作的,能量損失較小,所以節能。
2.為什么不同的液體密度不同?
構成不同液體的分子不同,這就是說構成物質的分子的質量和大小都不同,構成物質的分子的間隔也不同,那么同樣體積的物質的質量就不一樣,這就是密度不一樣了。
3.什么是鑭系錒系?
元素周期表中排到第六周期了,就不是18種元素了,是32種,為了讓元素周期表更美觀緊湊,將15種元素合到一個格子里寫,這15中元素的性質也很相似,稱為鑭系錒系。
4.人會被曬黑,為什么?
人體內有黑色素細胞,這就是為什么人的頭發能張成黑色的原因,在太陽的照射下,這些黑色素細胞會被激活,形成黑色素,在表皮細胞上慢慢積累就會變黑。
5.化學的創始人是誰?
化學是在社會發展中一步步發展起來的,從拉瓦錫發現了空氣當中的成分開始,化學開始慢慢從醫學中分離出來,到了18世紀,德國一位藥理教授斯塔爾寫了《化學基礎》,化學已經發展為一門學科了,現在,化學又衍生了很多分支學科,如有機化學,無機化學。分析化學等,甚至還能分得更細。
6.問什么太陽光能分為七色?
其實太陽光中有的光不知這些有顏色的光,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光,如紫外線和紅外線,一些射線等,因為這七種顏色的光的頻率在我們的視覺能力之內,所以,我們只能看到這七種有色光。
7.足球有幾個面?
12+20=32
12個正五邊形,20個正六邊形。(足球烯的形狀和足球很類似,每個焦點上都有一個原子,在學碳時會學到)
8.為什么船下沉時水面會產生漩渦?
船往下沉的過程中,水會馬上占據原來船的空間,這樣,就影響了水的流動,又由于地心有引力,使水會形成漩渦,占據原來船的空間。
9.是不是原子內部的質子愈多,由該原子構成物質的密度就越大?
不一定是,還要看原子之間的間隔,也就是物質的狀態。原子的質量很大,但原子和原子之間的空隙很大,那物質的體積也會很大,密度也不大。
10.第一塊電池是什么時候造出來的?
是意大利科學家伏特,發現了金屬可疑產生電流,于是發明了電池,現在物理電學上的電壓的單位就是伏特,簡稱“伏”就是為了紀念他。后來,英國科學家發現了干電池。
11.什么是人造元素?
通過人工核反應制造的元素,就是想辦法讓原子的原子核發生變化,得到的原子的原子是很不穩定的,很容易再分為其它原子,這叫做裂變。像這樣能夠自發裂變的,叫做放射性元素,人造元素全部是放射性元素。
12.什么是黑洞?
星球的質量越大,物體逃離它的引力就困難。黑洞中心是質量特別特別大的天體,連光都脫離不了它的引力,所以就形成了黑洞。
13.什么是半導體?
導體就是導電性在金屬盒非金屬之間的物質。導電的原理是原子中電子的定向移動,金屬中的自由電子很多,絕緣體中的自由電子很少,半導體中的電子介于兩者之間。
14.食物中的色素只起到改變顏色的作用嗎?對人有沒有危害?
有些色素有防腐的作用。但更多的色素對人有害,比如蘇丹紅能使肉看起來很鮮,但對人體傷害很大。
15有的表針是夜光的,那是什么物質?
是螢石,氟化鈣,又叫夜明珠。其實沒什么神奇,知識物質分子外層的原子在運動中能放出能量,這些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釋放出來,就是夜明珠晚上發光的原理。
16.有沒有辦法將混合在一起的兩種液體完全分離?
有的。這種方法叫做蒸餾。我們高中會學到這種方法,根據物質的沸點不一樣,加熱混合物將一種物質全部蒸發出來,這樣就達到了分離的目的。但是這種方法只適用于一些混合液體,我們也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來將他們分離。
17.甲烷氣體是什么?
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,也是瓦斯的主要成分,還是沼氣的主要成分,它能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。
18.使用燃氣熱水器通風不暢會中毒,導致人中毒的是什么?
導致人中毒的是碳不完全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,它比氧氣結合血紅細胞的能力要強得多,這樣會降低血紅細胞的輸氧能力,會導致機體缺氧,這就是中毒的原理。
19.蓄電池是如何蓄電的?
主要和蓄電池內的藥品有關,這些藥品通電后可以被電解,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,當電池用來放電的時候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。
20.快餐為什么對人體有害?
快餐屬于高熱量食物,含糖較多,而且,快餐中基本上沒有什么營養物質,人體必需六種營養物質它只有一種,當然不健康。
21.什么是PH值?
PH值是定量表示物質酸堿程度的一個值,它有一定的計算方法,PH值是7的時候為中性溶液,小于7為酸性,大于7為堿性。
本文摘自: 爸媽網() 詳細出處請參考:
本文來自:全腦學習網